见证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
杨浦区长海街道退休干部 冯诗齐
我出生于1948年末,严格来说,不能算“与共和国同龄”。但仍然可以说,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自小接受的就是最正统的革命传统教育,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重大运动。尽管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许多事情并不理解、并不了解,也并不懂,完全是在懵懂中被时间大潮裹着走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毕竟,我们经历了共和国成长的全过程,我们和祖国一起,从青涩到成熟、从忐忑到自信、从弱小到强壮。
上世纪70年代,我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地矿部所属的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工作。
那个年代,尽管海洋石油勘探在世界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我们国家却还是新兴产业。依照惯例,我们单位也理所当然成了“保密单位”,地址不公开,代号“3202信箱”;谈恋爱要“政审”,不得自行其事。此外,在我们的工作证上,还与众不同地加印了一段文字,意味本单位系受国家委托从事海洋地质勘探工作,望各部门、各边防部队予以协助等等。尽管我们工作的地方是一栋几家单位挤在一起的旧楼,但却是属于“外滩”范围的黄金地段,加上“保密单位”的几许神秘。那感觉,不由让人生出“大展鸿图”的抱负。
在茫茫大海寻找石油,要通过船载仪器,探测地球的内部构造,特别是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在船上“放炮”,然后通过仪器记录震动波穿透地层后折返的回波信号,来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厚度,甚至岩性等。听老师傅们说,我们单位原先在天津塘沽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在渤海湾进行浅滩调查时,他们甚至要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操作。由于当时我国与国外先进技术几乎隔绝,因而装备十分落后。比如,人工地震的震源用的是炸药,在双船作业时,前面一条船为震源船,随着指挥员一声号令:“打倒帝修反,放——”,操作人员点燃炸药放炮,后面的船装上接收仪器,用专用的特大号“录音机”记录返回的模拟信号。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就是用这样原始简陋的方式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开创了我们国家在广阔海疆寻找石油、天然气的宏伟事业。
由于战略重点转移到东海,这支队伍移师上海,于是就成了我现在的单位。
海上采集的信号要经过处理,才能显示地层的“真面目”,这就需要用电子计算机对野外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由于当时我们国内还没有“数字地震仪”,拿到手的是录音带一样的模拟信号,无法用计算机处理。当时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几位老师,与我们单位合作,开展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硬件方面,试制成功了“模数转换仪”,将野外送来的磁带信号通过重采样、量化等手段,形成由一系列“0”、“1”构成的数据,送入复旦大学计算中心的一台国产中型计算机处理。软件方面,复旦大学老师用手编指令编了一套虽然简单、但很完整的处理程序,包括基本的解编、抽道集、滤波、叠加、记带输出等。我们用这个软件,将由模数转换仪输进计算机的资料计算处理后再记磁带,然后将结果磁带拿回单位进行“回放”,生成反映地下地层的剖面图。计算机的任务,就是通过适当的算法,将原始信号中的噪声压制掉,以提高信噪比,让地质师在比对地层剖面时能减少误判。海上地震勘探是连续作业,船一边开,炮一边放,仪器一边记录。一块工区至少要布几条测线,而一条测线要放几十、几百炮。可想而知,数据量有多大。不怪这个行当离不开大、中型电子计算机,而且往往要整夜整夜不停工作。
为了适应数据处理方面越来越大的需求,急需有大中型的电子计算机。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从国外引进大型计算机尚无可能,于是从上海无线电十三厂购入了一台国产的每秒百万次级的tq-6中型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却并没有配备用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专用软件,不能拿来就用。怎么办?我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全体职工总动员,组成若干攻关组,自行研发编制数据处理软件。有的负责算法的研究,有的精心编写程序指令,有的负责外部设备的调用接口,还有的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几乎全体人员都扑了进去。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可说是前所未有的任务,最后终于圆满完成,顺利投产,解决了当时的难题。
与此同时,在东海海域的野外勘探也在紧锣密鼓进行。1982年,勘探取得突破,发现了名为“平湖”的含油气构造,并进行了钻探。平湖油气田的天然气,后来成了上海市民使用的天然气的主要来源。1984年,由上海船厂建造了当时国内第一座“勘探三号”开进东海,为平湖油气田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国门逐渐开放,国外先进的设备也得以陆续引进,使得我们在技术和装备方面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短。我们引进了现代化的物探船,有了精确的、数字地震仪、组合气枪震源、漂浮电缆等,再不用点危险的炸药“放炮”,也不必多一道手续,把“录音带”转为数字磁带,而且磁带记录的信息也不知提高了多少倍。数据处理用的计算机,也能买得到了,处理用的软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这些,都使我们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大大上了一个档次。
不过,西方在和我们打交道时,仍然有许多限制。当时进口设备和技术还要得到“巴黎统筹会”的批准,有些最先进的是不给我们的,有些则要做些手脚。比如进口的计算机,有一台设备叫“阵列处理机”,主要用来做数据处理中最常用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在卖给我们时,机器的线路做了改动,指标下降了,说是怕中国人用于军事!进口的计算机主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内存竟然只有256k!比如今的手机都差得老远!弄得我们在编写程序时,不得不实行“以时间换取空间”,将磁带上的数据一块一块读入,读进一块处理一块,再读进一块处理一块……。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事业进入了快车道。目前,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唯一一家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每年有不少具有博、硕高学历的年轻人进入,给海洋石油勘探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新的、掌握了高科技知识的产业工人队伍正在成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界正在逐渐模糊、消除。新的钻井平台、新的多缆物探船、大马力工作船、高性能多节点并行计算机、最新的处理和解释软件……许多装备的性能指标跨入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们与世界石油巨头的差距正在缩小。回想当年地质人员在剖面图上勾层位时,为了让拼接图的层位对准,还要像木匠师傅吊墨线那样眯起一只眼瞄。而现在,坐在图形工作站前就能自动进行层位跟踪……真可谓“难以想象”!
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这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既有眼花缭乱、跟不上趟的感觉,又由衷地为我国海洋石油勘探事业的兴旺发达而兴奋、自豪。
发布日期:2019-06-13 23: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