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上海气象建设
上海市气象局退休干部 陆雅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6年4月8日,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召开气象现代化建设总结大会,宣布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气象现代化是全面增强气象灾害防治能力的坚实基础,2018年,尽管上海连续遭受3次台风正面侵袭,但损失却降到最低限度,创造了人员零死亡的奇迹,彰显了新中国的无比伟大。
灾害对比 天差地别
台风灾害历来是上海人民心中的痛。过去,上海一有台风侵袭,便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如今,台风侵袭,风雨照旧,却有惊无险。远的不说,就拿1949年台风与2018年台风比较,便可一目了然。1949年7月24日,第6号台风在上海金山登陆,最大风速39米/秒,两天降雨量161.2毫米,造成约1800人死亡,数万人流离失所。而2018年7月21日至8月17日,有3个台风连续登陆上海:7月21日,“安比”台风在崇明登陆,鸡骨礁风力33.1米/秒,宝山雨量79.2毫米,大风吹倒建筑物砸伤2人,没有人员死亡;8月3日,“云雀”台风在金山登陆,沿海风力10级,松江新浜雨量104.4毫米,达大暴雨程度,没有人员伤亡;8月17日,“温比亚”台风在浦东登陆,沿海风力达12级,闵行体育公园雨量154.6毫米,没有人员伤亡。
从上述可见,1949年的那次台风与2018年的3次台风强度相差不多,都以台风中心直接登陆的形式侵袭上海,并且2018年是在近30天内几乎连续不停遭受袭击。但灾情却大不相同,1949年台风是生灵涂炭,2018年3次台风虽有财产损失,却是有惊无险,创造人员零死亡记录。
观云测天 今非昔比
气象探测资料是气象防灾的基础。过去,上海只有几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远不能满足防灾的需要。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建设天气雷达,到现在已经多次更新换代。1959年,市气象局建立全国第一个天气雷达站,安装马可尼天气雷达,监测400公里范围内天气状况;1970年,又在南汇海堤边建立843雷达站,专门监测海上热带气旋活动;1997年,在南汇安装了从美国引进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wsr-88d多普勒天气雷达;1999~2010年又在青浦、嘉定安装2部lap-3000型风廓线仪,在浦东世博园区和松江、奉贤、闵行、嘉定、金山、小洋山新建了7部twp3型风廓线仪,探测距地面3000 米~5000米高度间的风向和风速;2009年,又在青浦安装国产cinrad/sa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可连续探测周围460公里范围内天气目标的强度变化和位置。如今,多部天气雷达全天候监控着上海及周边的天气变化。
天气雷达、风廓线仪是从地面向天空探测天气状况的气象现代化设施,有一定局限性。为更全面地掌控天气的风云变幻,市政府及气象部门又积极建设从上往下监测的卫星云图的接收系统。1972年,上海开始接收美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云图资料;
如今,地对空探测有雷达,空对地探测有卫星,雷达和卫星共同组成了全天候立体气象探测网,为天气预报员提供了丰富的预报依据。
科学预测 灵活调用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的核心,也是防灾减灾的决策依据。天气预报能否准确,方法是关键。以前预报天气主要用天气图方法,靠经验来推断天气的演变,主观性比较强。为改进方法,上海气象部门大力加强预报业务现代化建设。经过数年研究,终于获得成功,研究成果得到国家气象局的充分肯定。1981年,由上海研制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被定名为“a模式”移植到国家气象中心。
数值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的实际数据,通过大型计算机来求解描述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获得未来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因此,数值预报必须要有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运算。记得刚开始研究数值预报时,市气象局借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103型计算机;1974年,市政府批准购置我国气象部门首台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研究的国产第二代djs-6电子计算机;1988年又添置了vax—11/780计算机;1993年和1995年,市气象局又先后购置了cd 4680和alpha 2100小型机; 2001年,租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浮点运算峰值为3840亿次/ 秒的神威一i高性能计算机。2002年开始,上海台风研究所陆续购置曙光系列包括pn系列、dn-1、dn-2以及sn系列高性能计算机,2008年又增购峰值计算能力达4t的ibm高性能计算机。
随着计算资源的不断丰富,数值预报迅速发展,《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华东区域“无缝隙”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等各种方法和与数值预报相关的“mos预报”“集合预报”等应用而生。同时,还建立了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实现人机交互多平台运行,检索各种气象数据,图形、图像显示,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提供多种气象资料可视化分析和产品生成、预报制作。
发布预警 部门联动
“减轻气象灾害,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是气象工作的目的。要使减灾达到良好效果,关键是在灾害发生之前就要做好防御工作。
为减轻气象灾害,全市大力加强防御管理现代化建设。从1951年6月开始制定台风警报发布办法以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减灾防御体系。尤其是进入21世纪,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2003年12月制定了《上海市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试行规定》,对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大雾等五类灾害性天气分别用蓝、黄、橙、红等颜色图标表示即将到来的灾害性天气不同等级的严重程度,以便人们根据不同颜色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2006年制定了《上海市处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2009~2010年又制定大雾、冰冻雨雪、大风、雷电、高温灾害等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各联动部门和单位的职责任务,对“发布什么灾种、什么等级预警,采取什么防御措施”等,从制度上作了明确规定;2010年之后,气象部门先后同水务、民政、旅游、农委等25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制定并实施各类专项联动预案,只要气象部门发布预警,25家单位立即响应,采取相应防御措施;2013年2月,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了《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了由市应急办和市气象局共同管理、实行24小时值守的“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一旦需要发布预警信息,统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政务微博、手机短信、智能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发布。
从此,“发布预警、启动预案,顺序响应、部门联动”。一个管理规范、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全市减灾防御体系形成。气象灾害防御是个系统工程,从上海气象事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组织各方,聚全市之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创造前无古人的防灾减灾成就。
发布日期:2019-11-06 17:17:09